发布时间:2022-04-15 10: 43: 22
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,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,多种催化剂共同使用,化学反应效率提高,但是不确定哪些催化剂起主要作用。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但是不能确定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。在这种情况下,设计实验进行验证,就需要引入大量的影响因子,大大限制效率的提高。如果借助统计学中的逐步回归统计方法,就能大大节省实验成本。
SPSS软件内置了逐步回归分析功能,只需将初步试验数据录入,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,SPSS就能提供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,同时剔除对结果影响不大的因素,显著提高工作效率。
SPSS实现逐步回归的基本步骤是,将变量一个一个引入,对引入的变量逐个进行检验,逐步剔除影响最不显著的自变量,直至将全部数据计算完毕,构造更优的回归方程。
1.数据录入
例:对于4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,得到了产率的实验数据。
打开SPSS软件,录入实验数据,如图1所示。前4列为催化剂用量,第5列为产率。
在图2所示界面,对变量属性进行设置。
2.进行逐步回归分析
点击分析,回归,线性,将产率指定为因变量,将四种催化剂用量指定为自变量,方法栏选中“逐步”。
单击选项按钮,在“使用F的概率”中的进入输入0.1,删除输入0.11。
表示当候选变量中最大F值的P值小于或等于0.1时,引入相关变量。在引入方程的变量中,最小F值的P值大于或等于0.1时,则剔除该变量。
点击确定进行逐步回归分析。
3.逐步分析结果解读
在逐步分析结果中,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:
首先,排除的变量,催化剂A和催化剂C,其显著性分别为0.724,0.676,远大于0.05,接受A,C用量与产率无关的假设,将这两个变量进行剔除。
在模型摘要中,引入催化剂B和D,R值为1,认为B,D和产率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关系,接受B,D为产率的自变量。
在系数表格中,未标准化系数催化剂D为2,催化剂B为1,认为产率=2*D+B,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完毕。
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对于优化实验条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,如果人工进行统计学计算则相当繁琐,借助SPSS可以迅速完成统计分析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
作者:莱阳黎曼
展开阅读全文
︾
微信公众号
读者也喜欢这些内容:
SPSS标准化残差图怎么做 SPSS标准化残差图解读
在数据分析领域,如果研究者想对线性数据集的正态性进行分析,推荐使用SPSS残差图绘制的方法来高效掌握采集的数据信息,以便了解数据模型的拟合情况和误差分布。今天,我们以SPSS标准化残差图怎么做,SPSS标准化残差图解读这两个问题为例,带大家了解一下SPSS标准化残差的相关知识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主成分分析怎么做 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解读
在实际工作当中,由于收集的变量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关系,如果直接利用数据进行分析,会让模型变得复杂,甚至可能因为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引起较大的误差;为此,我们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来进行操作,话不多说,接下来的内容来带大家了解SPSS主成分分析怎么做,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解读的方法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逐步回归分析步骤 SPSS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解读
逐步回归分析是一种建立线性回归的数据分析方式,其目的在于寻找出诸多自变量中,对因变量影响最大的几个要素。今天,我就以“SPSS逐步回归分析步骤,SPSS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解读”这两个问题为例,带大家了解一下逐步回归分析的相关知识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分层回归怎么做 SPSS分层回归分析数据数量要求是什么
对于经常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操作的小伙伴来说,想必对SPSS软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。SPSS内置了许多专业的数据分析功能,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据并得到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。不仅如此,SPSS凭借着高效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收获了许多用户的青睐,接下来给大家介绍SPSS分层回归怎么做,SPSS分层回归分析数据数量要求是什么的具体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