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布时间:2021/09/18 14:08:29
IBM SPSS Statistics的K均值聚类分析,是一种采用欧式距离作为分类指标的迭代聚类分析方法。其优点是操作简单,运算速度快,但由于其聚类原理是将欧式距离相似的数据归为一个类别,因此需采用连续型的数据变量。
接下来,我们通过实例来演示一下K均值聚类分析。
一、数据准备
本例使用的是一组店铺的销售数据,包含客流量、销售额与销售量三个连续型变量。我们会使用到以上三个连续变量对数据个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。
二、K均值聚类参数设置
K均值聚类分析是SPSS分类分析法中的一种,由于其运算的快速性,也被称为“快速聚类”。
如图3所示,K均值聚类分析设置面板包含变量、聚类中心等设置参数。
按照数据分析目的,如图4所示,我们需将客流量、销售额、销售量添加为变量,然后再单击右侧的“保存”按钮,保存“聚类成员”与“与聚类中心的距离”两个新变量。
接着,打开“迭代”设置,设置最大迭代次数,一般按照默认即可,如果默认次数过小,应尽量调大。
最后,设置分析的选项,如图6所示,勾选“初始聚类中心”与“每个个案的聚类信息”,以了解初始聚类与最终聚类的个案数目;勾选“ANOVA表”,检验分析的置信水平。
三、结果解读
运行分析后,回到数据表,如图7所示,原数据表末端出现了两个新变量,分别是“聚类成员”与“与聚类中心的距离”。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每个个案所属的聚类,以及该个案与聚类中心的距离。
而从分析结果看到,SPSS初始设定了两个聚类。
而经过2次迭代运算后,最终聚类中心仍设定为两个不变。
而从ANOVA分析表看到,客流量、销售额、销售量的显著性都小于0.001,说明这三个变量都能很好地区分各个分类。
最后,从“每个聚类中的个案数目”可得到每一类别包含的个案数量。
四、小结
综上所述,K均值聚类分析,可利用欧式距离的测量,快速地将距离相似的个案归总为一个类别,但也要注意到的是,K均值聚类分析受异常值影响较大。
除K均值聚类,SPSS还提供了系统聚类、二阶聚类的分类方法,可前往SPSS中文网站获取更加系统的演示分享。
作者:泽洋
读者也喜欢这些内容:
SPSS 调查问卷如何录入,SPSS调查问卷数据分析
SPSS是一款功能全面的数据管理软件,借助于内置的丰富算法,可完成数据分析,数据预测,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功能。除工学,医学等自然科学学科,SPSS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,今天以调查员工工作满意度为例,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调查问卷分析,包括SPSS问卷调查录入和问卷数据分析两部分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导出的文件在哪里 spss导出的聚类分析图不清楚
除具备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之外,SPSS还可以以多种形式导出分析结果,满足用户生成报告,撰写论文等需求。了解这些功能,就能事半功倍,大大提高效率。那么SPSS导出的文件在哪里?SPSS导出的聚类分析图不清楚怎么办?今天我们结合实例,向大家做简单的解答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置信区间是什么意思 SPSS置信区间怎么操作
在统计学以及SPSS数据分析过程中,经常会看到对置信区间CI或置信度P值有95%乃至99%的要求,那么SPSS置信区间是什么意思?SPSS置信区间如何计算?今天一起来看看吧。...
阅读全文 >
数据分析工具有哪些 数据分析工具优缺点
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,统计分析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,无论是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,科研工作者,还是普通的职员,都应具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,以适应社会发展。数据分析处理除了要了解一定的数学知识,还应熟悉数据分析工具软件的使用,数据分析工具有哪些,数据分析工具优缺点有哪些,本文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。...
阅读全文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