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0: 14: 00
电脑型号:华硕K555L
软件版本:IBM SPSS Statistics 29.0
系统:win10
我们在进行医学实验探究时,经常会使用数据分析软件来对比实验前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值,通过这组差值可以判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。今天,我就以如何用SPSS计算治疗前后差值,SPSS如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疗效这两个问题为例,带大家了解一下SPSS中的数据比较和差值计算的相关知识。
一、如何用SPSS计算治疗前后差值
SPSS中分析数值差异性或计算差值的方法有很多,下面我就使用【平均值】命令来向大家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。
1、打开数据。如图所示,进入SPSS的主界面后,点击界面左上方的【打开文件】命令,在弹出的查询窗口中找到需要进行分析的原始文件,随后点击底部的【确定】命令,导入该文件。
2、比较平均值命令。数据导入成功后,切换到【分析】选项卡,使用其中的【比较平均值-配对样本比例】命令。
3、变量设置。在弹出的配对样本比例设置窗口中,我们将治疗前的存活率拖拽到【变量1】一栏中,将治疗后的存活率拖拽到【变量2】一栏中。
4、置信区间设置。随后,点击右侧的【置信区间】命令,设置【覆盖级别】为95%,区间的类型设置为【全部】,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无效的分析数据。设置完成后,点击底部的【确定】命令,SPSS就会自动计算两组数据的差值。
5、分析结果。稍等片刻后,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查看器,我们滑动结果查看器的主界面,可以看到【成对样本比例统计量】图表,通过其中的标准误差,可以获得两组数据的对比数值。
二、SPSS如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疗效
除了差值外,如果想要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状态,我们可以使用【分析】选项卡中的【平均值】命令进行操作。
1、平均值命令。如图所示,打开【分析】选项卡后,点击其中的【平均值】选项。
2、平均值设置。随后将治疗前存活率和治疗后存活率拖拽到【因变量】列表,并点击右侧的【选项】按钮,在统计一栏中挑选出需要进行分析的元素,并将其放置到右侧的【单元格统计】目录中。
3、拔靴法设置。点击【拔靴法】命令,勾选上方的【执行拔靴】,样本数设置为【50】,置信区间设置为【95%】,并勾选【百分位数】命令。完成上述设置后,点击主设置界面的【确定】按钮,开始进行分析。
4、分析结果。如下图所示,在弹出的结果查看器中,直接点到最底部的【报告】一栏,可以看到我们前期勾选的【平均值、个案数以及偏差】等信息。通过这些信息,我们可以对比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状态,从而获得较为均衡的分析结果。
三、小结
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用SPSS计算治疗前后差值,SPSS如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疗效解读。如果大家需要使用SPSS对比两组数据的状态或均值,可以适当增加样本数量,避免少量样本中的某些极值,影响最终的结果判定。也欢迎大家前往SPSS的中文网站,下载正版软件,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发现数据分析工作的魅力。
展开阅读全文
︾
微信公众号
读者也喜欢这些内容:
SPSS主成分分析怎么做 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解读
在实际工作当中,由于收集的变量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关系,如果直接利用数据进行分析,会让模型变得复杂,甚至可能因为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引起较大的误差;为此,我们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来进行操作,话不多说,接下来的内容来带大家了解SPSS主成分分析怎么做,SPSS主成分分析结果解读的方法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数据描述性分析怎么做 SPSS描述性分析怎么写结论
描述性分析是属于数据分析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,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整体特征和分布状况,为下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参照。今天,我就以SPSS数据描述性分析怎么做,SPSS描述性分析怎么写结论这两个问题为例,来向大家讲解一下描述性分析的相关知识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卡方分析步骤及结果分析 SPSS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在哪里看
相信大家无论在高中课本还是在大学课本中,都曾经学过卡方分析的相关知识。这是一种统计学常用的基础的分析方法,往往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关联或独立的程度。有了SPSS这款软件,能够帮助你省去很多繁琐的人工计算,只需点击几下就能够快速得到分析结果。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:SPSS卡方分析步骤及结果分析,SPSS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在哪里看。...
阅读全文 >
SPSS多重插补步骤 SPSS多重插补数据怎么分析
我们在通过SPSS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处理时,经常会用到插补方法,数据插补又分为:均值/中位数插补、模型插补和多重插补等,几种方法各有特点,今天我们就来着重说一下多重插补的使用方法,一起来了解一下SPSS多重插补步骤,SPSS多重插补数据怎么分析的相关内容。...
阅读全文 >